编者按本版10月13日《成长书评》在刊发浙江韦苇先生的《让我们共享普雷斯勒》一文时,由于编校不慎,将该文中第三部分原稿丢失,有损文章的完整。在此谨向作者致歉。本期特补发如下。
其三是,融教育性于喜剧性之中,使普雷斯勒的童话很好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。对教育性的重视和对童话教育意义的认识,应是蕴含在作家的骨髓中的。普雷斯勒出生于捷克的波希米亚,其父亲是小学教师;作家本人1949年从苏联战俘营里出来归返德国,时年26岁,就从彼时起从事小学教育,从教员当到校长,直到1970年方才退出教育界,以专事儿童文学创作。长达21年的小学教育生涯,使教育责任和使命成为了他的本能,在童话作品中表现他对意义的守望,是可想而知、毋庸置疑的。所以我们总能用他的童话去引导孩子向真、向善、向美,并且为维护真善美发挥自己的机智、勇敢和才能,为维护真善美而向假恶丑宣战并且以真善美胜利而告终。《小魔女》在这一方面尤其明显而突出。但是难能可贵的是,所有这些教育性的意蕴都是通过喜剧场面、喜剧性故事来实现的。小魔女见不得人间的不平。在《狂风骤起》、《乖孩子,前进》、《纸花》、《被施过魔法的节日》、《有益的教训》、《不好欺负的雪人》、《淘气的男孩》等故事中,小魔女实际上是正义的化身,是真善美有力的保卫者。童话中频频出现这样的镜头:让心肠坏恶的守林人变成为老大娘驮柴的毛驴;马车夫的鞭子抽的明明是马,却鞭鞭落在自己脑袋上;用魔语把狐狸的嘴变成鸭子嘴,从而使它伤害不了其它动物;把偷乌鸦蛋的男孩用魔语“钉”在树上,叫他们下不来树,从而任乌鸦夫妇把掏蛋贼“浑身上下啄了个遍”……这些场面的喜剧效果是不言而喻的。童话总体上浓重喜剧色彩造成了幽默、诙谐、隽趣的作品风格。正是通过这些喜剧性情节,童话塑造了一个开朗、好心、侠义,却常常因为毛躁而出些纰漏的可爱小魔女,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,使人读过普雷斯勒的童话后,其鲜明的人物和生动情节能烙印在记忆中,不会被岁月所荡涤所磨灭;也正是这种喜剧性,给普雷斯勒的童话带来了很强的可读性。
由于普雷斯勒童话着意表现的是普遍的人性,所以虽为欧陆童话,描说的是异国魔女、水怪和精灵的故事,但其超越国界的能力是不必怀疑的,其所具有的全人类共享性是不必怀疑的。
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来共享普雷斯勒。
让普雷斯勒的童话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善美、聪明、趣味和快乐。
(《飘流瓶丛书·外国童话精品译丛》之普雷斯勒,明天出版社,定价5.80元)